作者: 孫濤 來源: 菏澤日報 發(fā)表時間: 2025-06-19 09:19
走進鄆城縣審計局一樓大廳,一塊醒目的“無廢細胞”知識要點公示牌矗立在樓梯旁?!霸搭^減量化、過程資源化、末端無害化”的三化原則配以生動圖示,引得前來辦事的人員駐足觀看。辦公樓走廊里,“雙面打印請隨手”的綠色標語與節(jié)能感應燈相映成趣,處處傳遞著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審計擔當。
機制先行:從“軟倡導”到“硬約束”的制度革新
“過去打印紙只用單面,一年耗材費能買好幾臺打印機。”辦公室主任李偉指著墻上的《辦公用品領用管理辦法》修訂版感慨道,“現在科室每月要交固廢減量報表,連簽字筆領用都得登記循環(huán)使用情況。”
2024年3月,該局成立由黨組書記、局長石奇海任組長的“無廢機關”建設領導小組,將“人均固廢產生量減少15%”的目標寫入年度考核,讓各科室負責人切實感受到責任在肩。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zhí)行。電子數據審計科科長李謙回憶,去年3月科室提出“配備分類垃圾桶”的建議后,局里當天召開專題會,三天內為11個科室配齊四分類垃圾桶,并附上圖文并茂的投放指南。這種“建議—響應—落實”的快速機制,源自“無廢機關”建設領導小組的專人負責制,至今已收到并辦結17條關于固廢管理的建議。
如今,該局舉行的審計項目推進會也與以往不同,參會人員面前不再是厚厚的紙質材料,而是統(tǒng)一的電腦。“我們開發(fā)了審計項目電子檔案系統(tǒng),90%的文書實現電子化流轉?!狈ㄒ?guī)科科長孫學江展示著后臺數據,“去年全局紙張使用量同比下降30%,相當于少伐120棵樹?!?/p>
綠色實踐:從“指尖習慣”到“生活方式”的全員參與
“郭主任,今天又騎車來的?”清晨,剛把自行車停進車棚的審計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郭相偉聽到了同事的問候。在該局發(fā)布的《綠色出行倡議書》號召下,像郭相偉這樣踐行綠色出行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或騎自行車,或駕駛兩輪電動車,在上下班高峰期為群眾讓出更多空間。停車場里,6個新能源汽車專屬車位和充電樁格外醒目,去年該局已有10余名職工更換了新能源汽車。
因場地限制,該局與周邊單位共用食堂。午餐時間,食堂窗口前不見了一次性餐盒的蹤影?!艾F在改用可降解餐盒,而且大家都自覺 ‘光盤行動’?!崩顐シ_手機相冊,展示著職工們的“光盤”成果。
在三樓文印室,一臺碎紙機正在運轉?!肮ぷ魑募鬯楹髸炝T偕ツ昊厥仗幚砹?.2噸廢紙?!睓n案管理員樊兆剛介紹。更引人注目的是,該局與山東恒志再生資源公司簽訂的回收協議明確規(guī)定,廢舊辦公桌椅、電器電子產品必須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置。2024年,該局規(guī)范處置廢舊電腦8臺、打印機5臺。
細胞培育:從“機關創(chuàng)建”到“社會輻射”的價值延伸
“小朋友們,過期藥品屬于有害垃圾,要扔進紅色垃圾桶哦?!?月10日,城區(qū)西門街社區(qū)活動現場,該局志愿者楊愛麗正給孩子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這樣的場景已成為該局開展“無廢細胞”宣傳的常態(tài)。據統(tǒng)計,他們已組織進社區(qū)、進校園宣傳活動7次,發(fā)放資料2000余份。
6月10日,在該局四樓會議室里,一場特殊的培訓會正在進行。50余名干部職工面前擺放著《“無廢機關”建設知識手冊》,屏幕上播放著垃圾分類動畫教程?!拔覀兠考径戎辽匍_展2次專題培訓,連保潔人員都需參加考核?!狈止芨本珠L初明玉說。
最令人振奮的是,該局因在固廢管理方面的創(chuàng)新實踐,于2022年被授予“全國節(jié)約型機關”稱號。如今,“無廢”理念已融入審計工作全流程——在實施某國企審計項目時,審計組專門增設“環(huán)保資金使用效益”審計模塊,推動企業(yè)整改固廢處置不規(guī)范問題13項。
夕陽西下,審計局辦公樓的燈光次第熄滅。最后離開的李偉習慣性地關掉最后一盞燈,走出辦公室?!按蛟臁疅o廢機關’不是一陣風?!彼钢呃壤锏摹盁o廢城市”宣傳欄說,“當每個審計人都把綠色當成一種職業(yè)習慣,就能匯聚成推動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審計力量?!?/p>
從一塊公示牌到一套制度體系,從一個科室建議到全員綠色行動,鄆城縣審計局的“無廢機關”創(chuàng)建之路猶如一顆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越來越廣泛的生態(tài)漣漪。當“無廢細胞”在機關內部生根發(fā)芽,“無廢城市”的美好愿景終將在鄆城大地綻放出絢麗之花。
記者 孫濤